


今日大年初五,是假期后首个上班日,祝全港打工仔女开工大吉,兔年升职加薪,工作顺顺利利! 开工大吉,最重要当然是职业安全。新春前接连发生致命意外,令人痛心。各行各业在新一年要更注重职安,政府做好监管工作,修例要快马加鞭,为宝贵生命提供更多保障。 有序恢復通关加上确诊宗数持续回落,香港已踏上復常之路。在此重要关头,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扶持更要加大力度。早几日,工联会立法会议员一齐向财爷拜年,促请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积极回应市民诉求,包括设立「创就业復业基金」协助「重灾」行业重新出发,以及发放10,000 元电子消费券等。 就业是民生之...

兔年将至,趁年廿八向广大市民、打工仔女拜个早年! 过去一年,我作为议会新丁,始终牢记实践参选抱负,坚守爱国爱港理念,团结各界,努力创造一个人人有机会、人人乐业安居的社会。未来一年,将聚焦「让劳工分享经济成果」、「推动跨境合作」和「完善职安保障」三方面工作,继续撑劳工、为基层、争公义。 特首在施政报告提出「劳工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元素,应当分享经济成果」,惟最低工资苦候4年只调至40元。劳工界一直强调「劳动尊严」,辛勤工作的收入不应低于综援水平,但劳福局局长却表示「返工唔止搵钱」、「有工返生活会开心啲」,...

两年一度的最低工资谘询期在六月底已完结,稍后最低工资委员会(低资会)将进行退思会,商讨今次最低工资的调整。本人期望委员们在商讨时都能体恤底层劳工在疫情下的辛酸,他们均不愿领取综援度日,并更想透过双手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 微薄工资被通胀蚕食 早前,本人参与工联会「疫境同行展关怀」行动,向困难家庭的工友送上关爱物资及慰问,其中一位住在劏房的工友的情况使我印象深刻,她原在某大便利店工作,时薪四十二元,每星期六天工作,每天工作八至十小时,惟早前因身体不适而被逼辞退工作。现时丈夫是唯一的家庭经济支柱,可是她的丈...

世界衞生组织曾拟出32 个可具体量化的健康城市指标,当中除了有「死亡率」和「儿童疫苗接种率」等健康相关指标外,还加入「失业率」和「收入低于平均所得之比例」等劳工相关指标。可见一个健康城市应兼顾健康、工作、生活和环境等方面的品质。令人遗憾的是,香港虽推广健康城市概念多年,劳工指标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职人士普遍难以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与健康城市目标相差甚远。 「工时长、压力大」,几乎是每位本港在职人士的真实写照。瑞银集团于2018 年研究指出,香港人每周平均工时高达52 小时,为77 个调查城市之冠。全球最劳累城市排名,香港连...

两千多年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都是秉承了孔子制礼订乐的思想,百行以孝为先。可是,一场世纪疫症,夺去了约万名长者的生命,死者沒有尊严的死去,家属没有心理准备接受死亡的消息,甚至与自己的至亲缘悭一面,终身愧疚。 香港的安老护老政策严重滞后,特別是第五波疫情下,突显了不足和缺失,这令政府茅塞顿开,着手解决日积月累的问题。《2022年院舍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在5月13日刊宪,就院舍人手比例、住客人均楼面面积、制度、规定及罚则等进行革新,无疑是一个新开始。 政府要做好安老护老服务,除了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政策,亦需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