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两会下星期在北京召开,笔者将提交多项政协提案及社情民意,聚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从「物理」向「制度体系」深化联通,以改革突破衔接障碍,为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言献策,为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注新动能。 提案之一是倡议设立「督办《南沙方案》深度落实机制」。《南沙方案》定下2025及2035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锐意打造南沙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更好落实《南沙方案》,需要进一步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建议设立督办机制,促进粤港专班採取「先易后难」方针,加速推动...

特区政府向立法会提交修订《职工会条例》建议,包括:职工会记局局长可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拒绝职工会的新登记或合併申请;规管职工会的登记及出任职工会职员的资格;防范境外势力/境外组织不当的干预,规管职工会收取及使用境外势力提供的资金、与境外组织联结和职员出任境外组织幹事等;加强局长规管及调查权力和其它完善职工会规管制度建议。工联会对完善职工会规管制度,加强维护国家安全,表示欢迎和支持。这是全面落实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从制度上汲取总结经验,堵塞漏洞,筑牢维护国家安全防缐的具体体现。 2019年爆发的「修例...

随着政府鼓励提高医疗收费透明度,14间私院在网上提供了30种常见治疗或程序的收费预算,方便市民了解收费准则,但并非定额收费承诺,尤其当手术出现併发症,收费多出50%亦不罕见。因此,即使是有买保险的市民,亦会忧虑私院「入院一个价、出院一个价」,超出预算和索赔上限。 由政府提供40亿元贷款兴建、2021年投入运作的中大医院,承诺广泛採用套餐式收费,即使病人术后情况不稳定要延长留院,又或出现併发症,一般都不会变更收费。中大医院这种更具透明度和稳定性的收费安排,有望进一步消除市民对私院医疗费超出预算的担忧,促使私营医疗改革收费,可谓任...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于本月26日出炉,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要开源节流,当中又以节流为主。事实上,解决社会民生难题不一定要大撒金钱,通过检讨改革亦能找到出路,甚至达到节流效果。改革政府外判制度正是可行途径之一。 改革政府外判制度 根据政府早年调查,部门外判服务可节省29%开支,但其实这是用合约以「价低者得」的原则进行投标换来的。近年政府着力改善外判工薪酬待遇,时薪中位数由2019年36.7元增至2022年55元,累计增幅亦有49.9%。另外,部门外判服务后仍需负担巨额的监督管理开支,年均为合约价值的14%。以食环署一批合约为例,总值31.3亿元,涉...

解决劣质「劏房」问题已达成强烈的社会共识。由2022年施政报告规划建立三万套「简约公屋」,到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成立工作组处理劣质「劏房」,再到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立法取缔不合规或无登记的「劏房」,并确立住屋最低标准的「简朴房」;特区政府和立法会在解决「劏房」问题上有节奏、有步骤。现时「简朴房」立法阶段将至,特区政府须建立完备的法律框架、执法架构、行政支援和宣传动员,高效落实相关措施,以振民心、解民忧。 「简朴房」的法律框架,是设定标准、限时登记、赋时适应和专业认证。住屋标准本属刚性,但可以区分为几个层面。如事涉居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