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一向關注香港大專教育情況,及推出應用科學大學後,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11月29日,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團隊特邀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延續教育)吳肇基、教育局助理秘書長(高等教育)2卓穎然、及教育局局長政治助理蕭嘉怡,瞭解增加非本地生學額對本地生入讀資助大學學位機會的影響,與及討論未來職專教育的方向。
工聯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吳秋北關注本港大學對於非本地生的收生情況,以及對應用科學大學收生、運作等具體的情況。要實現「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相關的人力資源規劃是關鍵配套,他期望香港能培養適應「八大中心」定位的人才,得以學以致用,奉獻香港社會。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指大學教育重視學術教育,缺乏就業能力指導,導致畢業生實操能力較弱。應用科學大學應該將理論與實操結合,培養實用型人才。例如目前的電動車發展,政府要增撥資源培養電動車維修專業的人才,培育人才政策要具針對性。教育局對於「八大中心」產業發展應有的學額數量要具前瞻性規劃,要先行一步進行引導,培養有香港特色的人才。例如香港故宮應有西方思維講述中國故事,而M+博物館則應用內地思維,講好中西文化交流的故事,培育出來的人才才能有香港優勢,講好中國文化,說好中國故事。他亦建議,教育局可以參考內地做法,開放職業培訓市場給予工會參與,例如南方電網實習計劃等,政府與工會合作做好職業培訓。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關注非本地生的大學學費問題,以及對於昂貴的器材、場地資源共用等問題。他坦言,外界有說法指,科大「國際化」,而中大是「內地化」,希望教育局能詳細解釋關於本地學生及非本地生收生人數的具體規劃。
立法會議員梁子穎表示,當前建築業人才供不應求,急需填補人才缺口,職業訓練局獲政府資助而欠缺應對市場變化的積極性,他建議應為職訓局制定績效指標去運用有限資源和培育各方面需求的人才,以解決勞動力不足和人才不匹配問題。此外,以科大廣州校區為例,科大在廣州設立的學科,結合應用科學大學及學術研究大學兩方面的優勢,配合社會實際需求和多元人才的方向,他期望北都大學城能借條科大廣州校區的辦學和營運方式,結合兩地優勢,培育社會所需的人才,令香港無須搶人才,能滿足目前所需。他亦關心大學宿位不足問題,大學生只能感受半年的宿舍生活,影響大學生的部份發展需要。目前大學未能用盡地積比,期望政府能增撥資源改善大學本科生宿位數量,同時照顧本地生及非本地生住宿的需求情況,講好香港教育故事。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2023年施政報告》提及各教資會資助大學的非本地生限額將由現時相當於本地學生學額的20%,增加至40%。大學須透過超額收生形式錄取非本地學生(包括內地及海外學生),因此增加非本地學生限額不會減少本地學生的資助學額數目,亦不會影響本地學生升學機會。蔡若蓮强調大學可逐步按此收生,並與大學保持緊密溝通,確保在實現上述目標的同時,大學亦須保持高質素的教學和加强配套措施。她表示各大學一直致力錄取高質素的非本地學生來港升學,致力提升國際化,並透過與各地學術機構建立策略性伙伴關係,加強學生的國際視野。教育局支持大學進一步向世界推廣香港高等教育,說好香港故事,吸引優秀的非本地學生來港升學。
蔡若蓮續指目標在2027年之前,教資會資助大學共增加13,500個宿位。大學亦可與商業機構合作,為非本地學生提供更多住宿選項,透過完善的住宿安排,吸引更多人才來港就學。
在職專教育方面,蔡若蓮指政府積極推動職專教育與學術教育並行發展,為不同志向的學生提供多元進階路徑。政府持續參考業界意見,加強基礎研究與產業合作,雙管齊下培育各類人才助力香港發展。施政報告提出發展應用科學大學,旨在提升職專教育獲得大學學位地位,並將會採用全新模式,鼓勵專上院校與業界深度合作,在課程內融入豐富的實習和職場學習機會,加強栽培學生的應用能力,培育新一代社會人才服務「八大中心」的需要。政府亦會推動有潛質成為應用科學大學的專上院校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實行聯動推廣,以提升職業專才教育在社會、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蔡若蓮坦言香港出生率低是不爭事實,教育局會實事求是處理問題,掌握當前機遇回應香港發展的大趨勢,將資源放在正確的工作目標,更有助於邁向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局會積極與各持份者溝通,做好教育資源規劃和加強培訓教師,穩定教育發展方向讓青年人在四業有改善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