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外送平台企業早前公布撤出香港,平台外送員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工聯會理事長黃國表示,工聯會屬下工會至今收到200多宗外賣員求助,這令業界長期存在的勞工權益問題再受關注,須加促法例修訂。 最高人民法院去年公布「首批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專題指導性案例」,2025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要求平台企業為個體戶再簽訂合作合同,包括繳付五險一金及保障收入。因此, 工聯會倡議香港參考內地模式,為香港外送員確立平台與他們的僱傭關係,賦予應有的勞工保障。應通過修例,填補現行法例對平台經濟下勞工保障的空白,並於今年內推動落實相關諮詢工作和完成法例...

因僱主無力清償債務而被拖欠遣散費的僱員,可從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獲得的特惠款項將獲調高。 立法會日前根據《破產欠薪保障條例》作出決議,調升基金遣散費特惠款項的款額上限,由首10萬元及餘額的一半,調升至首20萬元及餘額的一半。經修訂的款額上限將由今日(3月21日)決議刊憲當日起生效,並將適用於這日期或其後所衍生的遣散費債項。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認為,飲食、建造及零售是申請破欠基金最多的行業,但經濟下行或市況不景時,行業從業員需靠破欠基金援助。除了上調遣散費的特惠款項,特區政府也應持續檢討擴大特惠款項的保障範圍,按...

工聯職安健協會(簡稱:職安協)一直關注僱員職業安全健康,包括僱員的精神健康。協會在2月發佈《香港在職人士工作壓力調查》(2025)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八成(84.5%)受訪者時常感到很大的工作壓力,超七成(77.7%)的受訪者會有超時工作的情況發生。另有六成的受訪者表示工作壓力導致身體和心理出現負面的影響,并且工作時感到缺乏人手、設備及支援。工聯職安協建議政府正視超時工作對僱員的影響。完善現時職安健條例中僱員精神健康的支援與保障,將因工作產生的精神傷害或疾病列入《僱員補償條例》,提倡企業對僱員施行友善的僱傭政策,減少予僱員過多地指派本職範...

工聯會副理事長兼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聯同立法會議員郭偉强見今日(3月17日)會見傳媒,表示留意到有報導指部份僱主誤以為於今年5月1日取消對沖「轉制日」前解僱員工可以節省開支;議員指出此仍誤解,強調提早「炒人無著數」,提醒僱主「唔好計錯數」;建議僱主參考勞工處網頁了解「提早解僱僱員不會節省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同時,表示歡迎僱員、機構人事部,以至僱主向工聯會查詢有關取消對沖的疑問。 部分僱主錯誤以為「轉制日」前解僱員工可省開支 有僱主以為在2025年5月1日之前解僱員工對僱主更有利,但事實並非如此。假設一名僱員的服務年資為5年...

工聯會在3月14日舉行第三場「取消強積金『對沖』講解會」,工聯會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與工友分享今年5月1日起正式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好消息,亦邀請了積金局和勞工處的代表為打工仔詳細解說積金易平台和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新安排。 陳穎欣指出,取消強積金「對沖」是打工仔的好消息,但需要特別留意強積金新制度與舊制度的區別,尤其是臨近退休的打工仔。故此,工聯會舉行多場地區講解會,向大家取消「對沖」的具體操作,未來工聯會也會持續爭取優化強積金制度,包括落實代供、增設保證回報計劃、加快強積金由「半自由行」轉為「全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