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職訓就業委)昨日(6月14日)下午舉辦「勞工——香港經濟的基石」主題論壇之二:「香港職專教育未來新發展方向」研討會,匯聚本港專家學者、教育機構負責人及從業者,分享職專教育實踐創新成果,共探發展趨勢、挑戰與方向。
出席研討會的講者不約而同的認為推動職專教育是匹配未來新興產業的人手需求,推動經濟發展升級轉型的關鍵,具體建議包括推動職學雙軌制,切合產業發展需要;改革教育體系,增加應用學習課程,確保課程內容能夠對接行業標準,學生可以學以致用等。
工聯會副會長、職訓就業委員會主任陳鄧源致辭時表示,隨著經濟結構改變,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出現和在職場應用,為勞工市場帶來新機遇和挑戰。故今次研討會希望灣區相關的持份者,共同交流職業教育領域的經驗,集思廣益,進一步探討香港職專教育的未來發展路向。他特別提到,香港必需著力優化職業培訓工作,加強培訓本地人才,儘快因應新時代及新質生產力需要,改革職專教育及培訓,完善資歷架構,推出持續改善勞工的就業環境,從根本解決本港技術人才短缺的問題及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指出,職專教育對本港未來發展至為重要,尤其在現時勞動人口不足的情況下。政府將加強中學階段的職專教育推廣,期望從初中階段開始,讓學生有充分機會接觸職專教育並接受輔導,協助其按個人志向進行生涯規劃。同時會透過多元渠道宣傳職專教育,持續以守正創新理念推動其發展。
澳門工聯總會理事長李從正指出澳門勞動力存在「高學歷」與「低適配」的問題矛盾,需要加強職業培訓以適應產業轉型。他建議非高等教育課程增加綜合應用技能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制度要求學校與企業、行業協會合作開發課程,確保課程內容對接行業標準。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梁子穎指出,香港正面臨勞動人口不足危機,亟需檢討教育資源分配方式,避免因過度集中學術教育而引致人力資源錯配。他認為,政府應加速發展新興產業,為本地人才開拓更具競爭力的發展平台,同時教育界須擺脫單一學歷導向,主動聯動業界優化課程設計,並透過校企合作提升職專教育能見度,讓青年早接觸、多認知職業發展路徑,逐步構建職學並重的雙軌制人才培育體系。
研討會另一環節,專題分組討論則圍繞「工會與大專院校發展職專教育發展的情況」,在場講者分享了各自的看法及建議。工聯會副會長、職訓委副主任程岸麗指出,職專教育應與香港「八大中心」定位下的人才需求實現緊密對接,亦強調職專教育與學術教育應享有平等地位,二者並無高低之分。港九勞工社團聯席主席林振昇指出,香港學徒制度可借鑑英國模式,由職業訓練局與工會協作推進學徒培養及再就業。僱員再培訓局行政總監吳國强強調,機構轉型需直面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透過普及AI技術推動職業培訓革新,並借鑑國際經驗構建終身學習體系,以應對人口老化及產業人才缺口挑戰。港專學院高級協理副校長張少強則建議,通過優化人才政策、深化產學研合作緩解人力資源錯配,推動職專教育與應用學位銜接,創新將微學分、職業資格及實務經驗納入學歷認證框架。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副校長李月則倡議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職工教育共同體,推動區內職訓資歷互認及資源共享,並期待與香港工聯會展開深度協作。
出席研討會嘉賓包括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李從正、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主席林振昇、僱員再培訓局行政總監吳國强、港專學院高級協理副校長張少強、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副校長李月、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港澳台項目專員馮興、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楊闊;出席的工聯會代表包括工聯會副會長及職訓就業委主任陳鄧源、副會長及職訓就業委副主任程岸麗和副理事長林偉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