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在2013 年10 月24 日發表題為「集思港益」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下稱職訓就業委)認為,諮詢文件明顯側重處理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及生育率下降這三大問題。然而對於影響深遠及損害香港經濟發展基礎的人力資源問題,卻連半點篇幅也沒有,這正是今次人口政策諮詢文件的盲點。這個不容忽略的人力資源問題就是:技術人才老化及斷層。 香港政府不重視技術專才,導致年青人及家長對職業教育意興闌珊,技術人才因而出現斷層及老化。今年施政報告強調「行行出狀元」,第102段指出:「每個人有不同的興趣和才能,主...

香港無償加班問題嚴重,而長工時文化令僱員身心受壓,與家人朋友團聚或持續進修的時間少之又少,工作壓力令僱員身體及心理上造成負面影響,所以香港是有必要立法訂立標準工時,以保障僱員權利。工聯會對標準工時立法諮詢提出以下建議。 一、 工聯會對標準工時的主要立場 政府必須確立標準工時立法; 每周標準工作時間為44小時; 超時工作「補水」應不少於1.5倍或以假期作出補償,僱員有權選擇補償方式; 關於涉及職業或公眾安全有重大影響的工種(如:交通運輸),應根據各行業實際情況,由勞資雙方共同商討出一個合理的工時制度,並設立最高工時限...

香港政府過去不重視技術專才,導致年青人與家長對職業教育意興闌珊,技術人才因而出現斷層及老化。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投放1.4億元推動職業教育,職業訓練局1月28日公布「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為電梯、機電工程、空調、燒焊、屋宇設備及消防工程等的學徒提供每月約2,000元的額外「津貼」,學徒畢業後更可獲保證受僱不少於10,500元底薪的工作,以吸引中三至中六的離校生報讀學徒訓練。然而單靠「派錢」又能否有效解決香港技術專才的人手荒呢? 根據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下稱職訓就業委)於2013年9至11月進行的「香港職業問卷調查」發現,64%受訪者不了解學...

特首梁振英剛宣布第二份《施政報告》,用了較長篇幅闡述改善民生政策。在我們去年強烈要求特首重視職業安全下,特首今次用了一段篇幅談及職業安全,相比以往「隻字不提」,已有明顯進步。但這區區八十五字中,均屬過去陳腔濫調,真正保障到打工仔嗎? 冀設中央補償機制 我們近日接觸一名家屬,她的配偶因工業意外不幸離世,向所屬公司追討賠償。工友生前是「假自僱」,公司沒有為他購買勞工保險,當工友出事後,老闆突然「失蹤」,遺孀未獲任何賠償。香港現時有逾二十萬人以「自僱」身分工作,部分是「散工」或「假自僱」,他們的工傷權益不獲現行《僱員補償...

12月6日港鐵將軍澳線架空電纜著火,導致將軍澳線5小時延誤的事故,引起社會大眾對港鐵的猛烈批評,也通過此事市民們才知道原來每日乘搭的將軍澳線已於2002年通車時就將全線工程外判,包括列車、訊號、路軌、配電及架空電纜等。 工會認為此次事故絕非偶然,是外判制度弊端的集中表現,工會要求港鐵馬上檢討現有外判項目的監管以及停止繼續外判。雖然公司矢口否認這次意外同外判有關,就連政府也只是把事故後的通報和應急安排措施作為關注點。然而事出必有因由,作為全港最大的集體交通運輸經營者,除了要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的服務之外,也必須要從制度源頭上去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