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会「劳工 - 香港经济的基石」主题论坛之一:「优化强积金 强化退保功能」,旨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提出建议,推动优化强积金,加强打工仔女的保障。出席论坛的讲者包括工联会理事长、立法会议员黄国,港九劳工社团联会主席、立法会议员林振昇,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立法会议员谭岳衡,以及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总主任(政策研究及倡议)何俊杰。论坛由工联会副理事长、劳顾会僱员代表林伟江主持,连同工会代表及工友,论坛有50多人出席。
在今天(4月23日)的论坛上,讲者们贊同强积金在实行25年后,必须着力强化其退休保障的功能,包括推动保证回报赢通胀产品上市、推动行政费下调、政府落实为低薪者代供、调整供款上下限,以及推动养老金融和适老化经济,进一步优化强积金这个重要的退保支柱。
黄国表示,根据工联会研究发现,「低风险」保守型强积金产品回报全部跑输本港同期通胀。相比起特区政府推出的银债和绿债甚至高评级公用机构债,息率有保证在4至5%,而外滙基金长期投资回报率达到4.5%,其外聘投资经理平均管理费约在0.43%,证明市场有能力、有条件推出保证回报而且收费低的强积金计划产品。
黄国同时促请政府必须尽快按机制调整下限至不少于10,000元,并兑现承诺为月入少于1万元的34万本地僱员代供5%强积金,上限则可採取分阶段方式上调。按政府统计处最新公布数字显示,港人每月入息中位数已升至超过20,000元,收入分布第90个百分值达到50,000元,但强积金供款入息上下限已脱离机制12年未调整过,维持在30,000元及7,100元的水平,严重滞后,损害不同薪级的打工仔权益。2020年政府已承诺在「积金易」平台运行后,为低收入僱员及自僱人士代供强积金,至今却未见当局有动静。据估算,代供一年仅为13至14亿元左右开支,可说是「小钱办大事」,财政上完全可以负担。
林振昇就尽快落实强积金「全自由行」作分享,针对积金局正在进行的公众谘询所提出的两套不同方案──「核心方案」及「延展方案」作出建议。由于建议方案与现时「半自由行」做法类同,他期望「核心方案」能够赶及在取消对沖日当天实施;至于「延展方案」将涉及修例、设立专项户口等事项,相信难以在取消对沖日一併实施,但仍期望能以今年内完成为目标,与强积金受託人全数接入「积金易」平台的进度一致。另外,他建议当局向僱主提供扣税安排等诱因,鼓励其为65岁或以上僱员作自愿性供款,期望此举能与其他银髮措施结合一併推出,产生协同效应。
谭岳衡围绕香港适老化经济发展、优化强积金制度等提出建议,认为香港需要从政策顶层设计和经济体系方面更好应对「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挑战,不单要对现有的退休储蓄制度进行优化调整,构建投资回报更为稳健、选择更为多元的退休保障体系,更需要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发展,例如优化政府的「退休三宝」计划和研究放宽安老按揭计划等。针对大湾区逐步推行的跨境养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具「银髮概念」的金融服务配套。他同时建议应利用好香港资产管理人资源方面优势,与社保基金深度对接,考虑扩大基金外部委托范围,提升委托比例,将香港打造成为内地养老资金境外配置中心。
何俊杰深入剖析了基层住户的开支与贫穷现状,认为基层市民强积金累积款项少,单靠强积金安老不可行,重点是其他退休支柱能否补足,例如社会保障制度和非财务性公共服务等。他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包括应以多角度评估本港贫穷状况,加入住户开支数据作分析,建立基本生活需要缐;恆常化租津试行计划,延长过渡性房屋用地租期,鼓励更多独居人士入住社会房屋,设立更多社区客厅;兴建廉价出租长者单位并设照顾设施,增设社区饭堂,以及增加支援学习和兴趣发展项目的名额和津贴额,考虑推出学习券,提供「社区学堂」服务等。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三位副教授关颖伦、Thomas Maurer及太明珠以书面意见发表有关强积金投资表现和费用结构的研究,指出导致强积金回报表现一直强差人意有三个主要原因,包括资产配置过于保守,产品质素不突出以及费用高昂。在具有「本土偏好」的资产配置失衡情况下强积金的表现全方位逊于晨星(基金分析平台)的基准投资产品;基金开支比率的下降速度慢于资产基础的增长速度,导致强积金制度的人均成本随着时间推移在上升;普通市民在面对近400多项的基金产品和计划资料时出现「选择过载」现象,建议局方应提高数据透明度,并善用新的积金易平台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以及考虑与本港商科学者合作,开发基于科学的评估工具,优化投资行为。
黄国补充,现时强积金市场是一个垅断、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收费与基金表现沒有直接关系,私营基金公司稳赚不赔,更沒有推出保本增值产品的压力。政府推出强积金计划的政策目标,是要「协助工作人口储蓄,应付退休生活基本需要」,并非以私企盈利为考量。特区政府须转变施政理念,有为政府结合高效市场,承担社会责任,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工联会非常愿意吸收各界的意见,求同存异,一同为确保基层劳工「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