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联会权益委员会、职业训练及促进就业委员会联同相关工会代表,6月17日与劳福局、发展局代表会晤,对政府新增渠道于3年内输入一万名引入技术工种专才表示极度关注。
会上,各人提到任何输入外地劳动力的政策必须以保障本地就业优先为大前提,建议政府应充分了解行业的情况,并加强与工会之间的沟通。同时,希望特区政府大力推动业界改善行业的薪酬待遇及工作强度,吸引本地人入行,具体建议如下:
1. 定期向劳顾会交代有关计划的申请情况,公开各工种实际输入人数及流向,每年检视计划实施成效,必要时终止部份工种输入,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
2. 技术专才的输入配额由「先到先得」应改为按该行业总人数设限,防止技术专才全面取代本地工人;
3. 技术工种的培训及评核应由相关政策局把关,保证相关能力与本地标准一致;
4. 加强职业培训及宣传,推动业界改善行业的薪酬待遇及工作强度。
与会者包括:工联会权益委员会主任丘燿诚,工联会职训就业委主任陈邓源,工联会权益委员会副主任、立法会议员梁子颖,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香港民用航空事业职工总会主席李永富,香港机场地勤服务职工会主席郭英豪,政府机电工程署技术人员工会理事馀德鋭,香港公共事业工会联合会秘书长王智量、副秘书长奚鸿泉,香港制造业总工会秘书长张锦灵,香港电梯业总工会理事长黄国基、副理事长李炳权,香港建造业总工会副理事长赵建强、权益及投诉主任吴伟樑。